中新網浙江新聞1月14日電?。ㄍ舳髅瘢┱憬≌f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北京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清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年關將近,希望浙江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作用,加速推進縣域醫療體系補短板強弱項等工作。
袁清認為,農村地區是全社會疫情防控網的神經末梢和“最后一公里”,其天然存在的“一老一小”人口和地理學特征,以及村醫緊缺、基礎設施落后、信息化建設落后等原因,導致疫情防控難度大。因此,在春運來臨之際,如何做細做實農村疫情防控是各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袁清建議有關部門以縣域為單位摸排重點人群,建立防控信息第一戰線?!俺浞职l揮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的‘探頭’作用,同時做好重點人群,尤其是80歲以上老人、獨居老人等群體的摸排?!彼硎?,“除此之外,省市衛健委應牽頭規劃農村疫情防控應急計劃?!?/p>
“以縣域為單位統籌、動態調配醫療資源,實現醫療資源整合?!痹逄岢?,具體可在建立高危人群陽性感染管理系統,依據數據及動態監測分析疫情形勢,調配醫療資源和醫務人員等方面發力。
農村疫情防控的重點之一是降低重癥率死亡率,有關部門應充實鄉衛生院醫療資源,強化鄉級初診能力,同時為農村準備好相應的醫療物資,包括血氧儀、制氧機、退燒藥、抗原盒、體溫計等醫療物資。
在此基礎上,袁清認為應充分發揮農村“兩委”和基層黨員的作用,全面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并通過采用線上培訓、視頻培訓等方式,大力提升鄉、鎮、村衛生院醫生的新冠救治能力、重癥識別與轉診能力。
談及農村地區數據快速匯總和遠程診療時,她建議有關部門可搭建疫情防控數字平臺,形成病毒溯源、病患救治、物資調配等預警體系,開通鄉村衛生服務機構遠程醫療。
“有關部門應向農村地區人群倡導健康向上、簡單務實的生活方式?!痹逖a充道,“基層可減少大規模聚集活動,引導基層群眾養成健康向上、簡單務實的生活方式。同時加強村域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杜絕傳染源?!保ㄍ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