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浙江新聞1月14日電(汪恩民 張煜歡)浙江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浙江省政協委員、浙大邵逸夫醫院副院長虞洪接受中新網專訪時提出,為保障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有更多更有效的醫療資源參與救治,浙江應進一步加強對醫療機構重癥醫學救治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癥綜合救治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面對醫療救治的“戰時”狀態,衛生人員應如何保障自身的執業安全?虞洪認為,政府應從法律法規層面更加明確“戰時”狀態醫師超范圍執業的適用情況,特別是對“戰時”狀態的釋義和對醫師超范圍執業的規定。而衛生行政機關作為政府部門,可以依法調遣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人員參與衛生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治,醫院可以在大型緊急事件發生時根據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獲得授權,實現。
“政府部門應該以文件的形式向社會說明醫師的超范圍執業的合法性,必要性,以避免百姓對此的不理解和產生不必要醫患矛盾與沖突,給緊急情況下的醫療救治營造良好的生態?!彼硎?。
在此基礎上,虞洪希望有關部門能探索“平戰結合”模式,加強重癥醫學團隊高質量建設,從制度上形成重癥醫學救治“常備軍”+“儲備軍”的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具體而言,政府應給予部分政策傾斜并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比如探索更合理的DRGs模式,提高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薪酬待遇;設立更合理的評價考核體系,保障專門的晉升通道等,附屬醫院重癥醫學專業碩博導資格政策傾斜以吸引更多優秀醫學人才從事重癥醫學,從而提升重癥醫學隊伍的核心力量。
“希望有關部門能常態化開展重癥救治醫務人員(非重癥醫學專業)儲備培養計劃?!庇莺檠a充道,具體表現為,普外科、心臟內、外科、胸外科等相關學科,主治醫師需要延長ICU輪轉培訓時間,輪轉期間扎實做好培訓,必須掌握監護室的所有操作技能;低年資的主治醫師每年固定時間到ICU進行“理論培訓+實踐輪訓”,扎實做好重癥醫學救治“儲備軍”工作。
此外,他希望新增“重癥護理學”成為護理學的二級學科,吸納更多的重癥護理人才;外科護理單元常規設固定床位的監護床位;非重癥護理單元,包括門診、體檢中心配備重癥背景的護理人員;針對非重癥護理單位的護士定期開展ICU輪訓計劃并考核,實現“平戰結合”。建議政府持續關注呼吸治療師這一重要角色,明確這一學科的設置,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予以薪酬待遇、晉升通道政策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