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浙江新聞1月12日電(錢晨菲)12日,浙江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杭州開幕。浙江省省長王浩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未來五年,該省要完成“建設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地”“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等十二項重大任務,而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等“十大工程”成為實現上述任務的具體路線圖。
對于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浙江提出,到202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9以內;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4%,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8萬元/人,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3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過1.6萬億元,為率先基本實現共同富裕和省域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為實現上述目標,該省明確了十二項重大任務,其中涉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生態文明等多方面。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報告提出,浙江要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此方面,該省明確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堅持人才引領驅動。
例如浙江將深化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深化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圍繞構建“315”創新體系,支持之江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家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引導省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強基礎硏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深入實施“鯤鵬行動”等重點人才計劃,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等。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未來五年,浙江仍將守好生態底色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對此,報告明確,該省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其中包括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能源保供穩價、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具體任務。
全面落實以上重大任務,浙江將謀準抓實事關全局、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工程作為落腳點和突破口。報告提出“十大工程”,包括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實施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工程、實施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實施綠色低碳發展和能源保供穩價工程、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
如在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方面,浙江將圍繞先進制造業基地、科技創新強基、交通強省、清潔能源保供、水網安瀾提升、城鎮有機更新、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改善民生等9大領域,每年滾動推進1000個左右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萬億元以上,五年完成重大項目投資7萬億元以上。
圍繞建設制造強省,該省目標打造形成4個萬億級先進產業群、15個千億級特色產業群、一批百億級新星產業群。到2027年,“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規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2萬億元,培育世界一流企業15家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1/3左右。制定出臺支持打造“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的一攬子政策,省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
此外,報告提出,浙江將推進“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康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七個方面的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以“病有良醫”為例,該省將加快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建成國家醫學中心1家以上、研究型醫院5家左右,實現三級醫院縣級全覆蓋,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2.7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