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浙江新聞1月11日電(汪恩民 郭其鈺)在經濟大省浙江,民營經濟是最寶貴資源、最寶貴財富,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浙江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浙江省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財金委員會委員、之江創投研究院理事長胡敏翔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當前浙江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瓶頸,建議通過精準施策來穩定企業家預期,提振民企的投融資信心。
截至2022年底,浙江累計違約債券數量47只,違約債券余額318億元,涉及房地產、建筑工程、多元控股等多個行業且均為民營企業,嚴重打擊了市場對民企債券的信心。不僅如此,這些企業作為行業領域的龍頭,他們的違約給上下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對此,胡敏翔提出應分類實施對違約企業的風險處置,加快風險出清,對于因盲目多元化和擴張導致違約的民營企業,要堅持不救助和不兜底,按照市場化、法制化的原則推動企業破產重整;對于因流動性緊張而發生違約,但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的民營企業,可在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財務支持和救助,幫助企業恢復正常運行。
“當前,浙江民營企業在債券融資上呈現收縮狀態,作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當前信用債存量規模逐漸萎縮的局面亟待改善?!焙粝杞ㄗh逐步恢復民企債券融資,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提振企業投融資信心,包括集中摸排浙江省內民企的發債需求,合理利用政府增信以及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等手段,豐富債券市場違約處置手段,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增強市場對民企債券的信心。
創業投資作為支持科技型企業早期發展的中堅力量,對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以來,由于民企投融資信心不足,導致浙江創投機構尤其是民營創投募資金額下滑。對此胡敏翔建議支持民營創投發展,加大募資和退出層面的支持力度,撬動浙江省豐富的民間資本,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力度,助推科技強省目標。
“在此基礎上,建議通過建立鼓勵民企投資的正面清單,配套可供具體執行的制度細則,把原則性的政策具體化;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嚴格執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等,提升投資回報率,扭轉民企預期?!焙粝柩a充說。(完)